13823334410
24小时服务热线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电话:13823334410
联系人:吴小姐
邮箱:hongtaiji888@126.com
地址: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和兴聚龙路 160 号
阻燃剂在油墨中的应用需满足多重技术要求,既要保障阻燃性能,又需兼顾油墨的加工适应性、环保性及终端产品的综合性能。以下为油墨用阻燃剂的核心要求:
首先,高效阻燃性与环保性并重。油墨用阻燃剂需通过吸热分解、气相阻燃或成炭覆盖等机制,显著延缓燃烧进程并抑制烟雾与有毒气体释放。例如,磷-氮协同体系在燃烧时生成磷酸酐和氮气,既形成隔热炭层又稀释氧气浓度,实现UL-94 V-0级阻燃标准。同时,环保法规推动无卤化趋势,传统溴系阻燃剂因环境风险受限,磷系、无机复合体系及生物基阻燃剂成为主流选择。例如,氧化石墨烯与磷化壳聚糖的协效体系不仅阻燃效率高,还能通过表面改性技术降低纳米材料团聚,提升分散性。
其次,与油墨体系的相容性与加工适应性。阻燃剂需在油墨中均匀分散且不影响其流变性能。例如,磷系阻燃剂常需通过硅烷偶联剂或微胶囊包覆处理,增强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力,避免因颗粒聚集导致油墨黏度异常或涂层缺陷。此外,阻燃剂的热稳定性需匹配油墨的加工条件,如低温热固油墨要求阻燃剂在70-100℃干燥过程中不提前分解,同时其热分解温度需高于300℃以保障长期使用安全性。
再次,对油墨功能性能的兼容性。阻燃剂的添加不应显著影响油墨的附着力、光学特性或电气性能。例如,在电子油墨中,阻燃剂需具备低介电损耗和高耐水解性,避免干扰电路信号传输;透明油墨则需选择粒径≤5μm的无机阻燃剂或反应型磷系阻燃剂,以维持透光率26。此外,阻燃剂与增稠剂、流平剂等助剂的协同作用也需优化,例如膨润土与磷氮化合物的复配可同时提升阻燃性和油墨触变性。
最后,法规符合性与可持续性。阻燃剂需满足全球环保法规如REACH、RoHS的要求,避免使用六溴环十二烷等受限物质。同时,可回收设计成为趋势,例如反应型阻燃剂通过化学键合嵌入树脂链,减少迁移损失,且回收率可达95%以上,降低环境负荷。此外,生物基阻燃剂(如植物蜡衍生物)和智能响应型阻燃剂(如温度触发释放微胶囊)的应用,进一步推动油墨阻燃体系向绿色化与智能化发展。
综上,油墨用阻燃剂需在高效阻燃、环保安全、加工适配及功能兼容等多维度实现平衡,其技术发展正朝着复合协同、精准调控和可持续方向深化。